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周日晚上,林晓禾把整理好的证据和创作手记发给秦玉明,秦玉明立刻安排编辑在《巷口茶馆》的章节末尾加了“作者声明”,附上证据图册的链接,还在网站首页推了“为‘青禾’正名。
乌镇老茶馆的真实日常”的专题!
周一早上,苏锦和沈亦舟的公众号推送了专题文章,标题是《你质疑的“不真实”,都是乌镇老茶馆的真实日常》。
里面详细介绍了赊账习俗的由来、盖碗与玻璃杯的使用场景,还放了老账本照片、杨大爷和老茶客的访谈视频,最后附上了林晓禾的创作手记。
文章刚推出去,就有读者留言:“原来真的有赊账习俗!看了账本照片,突然觉得之前的质疑太草率了,向作者道歉!”
“老茶客用盖碗、游客用玻璃杯,作者其实写了,是我之前没注意看,对不起!”
“作者为了细节去茶馆采风,还找老茶客访谈,这种态度值得肯定,以后会一直追更!”
林晓禾看着这些留言,眼泪又掉了下来,这次却是感动的。
她打开和苏木的聊天框,发了句:“苏老师,谢谢你们,读者终于理解了。”
苏木很快回复:“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,你用真实的细节打动了读者,以后继续写下去,把更多乌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。”
下午,秦玉明给林晓禾打电话,语气里满是兴奋:“晓禾,好消息!《巷口茶馆》的点击量今天涨了三成,还有两家出版社联系我,想跟你谈实体书出版,重点突出‘小说里的真实江南’这个主题!”
林晓禾握着手机,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。
她走到书桌前,翻开那本采风笔记,看着里面的文字和照片,突然明白。
好的故事不需要刻意煽情,不需要迎合所有人,只要守住“真实”,把生活里的烟火气写出来,就一定能打动人心。
她打开文档,开始写《巷口茶馆》的下一章。
这次,她没有再犹豫,而是把周末收集到的细节都写了进去。
杨大爷早上擦老茶客常坐的位置,周老伯在茶里加话梅,门口的石板凳上坐着聊天的街坊,还有账本里那笔“王阿婆赊4块5茶钱”的记录。
她在章节末尾写道:“我曾害怕这些细碎的真实不被理解,直到杨大爷拿出泛黄的账本,老茶客们说起当年的事,才明白,江南故事的魂,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,而是藏在盖碗的茶香里、账本的字迹里、老人们的回忆里。这些带着温度的真实,会一直陪着我写下去。”
这一章发布后,评论区里满是好评,有读者说“这才是我想看的江南茶馆”。
有读者说“看完想去老杨茶馆坐一坐,用盖碗喝杯碧螺春”。
还有读者说“期待作者写更多茶馆里的真实故事”。
林晓禾看着这些评论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上辈子,沈芙是长姐的替身。长姐是宠冠后宫的贵妃娘娘,风光无限。而她胆小柔弱,却偏偏有张倾城绝色的脸。每每传贵妃侍寝,则是她代替长姐躺在那张龙榻上。替她那不能有孕的长姐怀上龙裔。可生下孩子那一刻,平日里温柔贤淑的长姐却撕了面孔。匕首割...
看着萧寒渊和南婧儿一唱一和,萧云汐深吸好几口气,我辞职总行了吧!她是秘书,又不是南婧儿的奴仆!说完,萧云汐就想走。萧云汐,你站住。南婧儿叫住了萧云汐。萧云汐置若未闻,步子依然往前。...
第二个词条更离谱。影帝裴冠是我的亲表哥,我初来娱乐圈,就跟表哥拍了部戏。剧组片场里多说了两句话,就被有心之人扭曲事实。不过就是我在拍戏片场的时候,买了点吃的,我问他吃不吃,他当时想睡觉,所以冲我挥了挥手,盖着被子在躺椅上睡了起来。结果现在就...
田一坐在窗边,望着不断退隐的乡村风光。16年了,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这里了。让开,让开从特斯特湾到北城站的绿色列车上突然发生了骚动。几个西装革履气势汹汹的男人从车厢里穿梭而过,停在一个穿着白色运动衫和奶奶裤的女孩面前。抬起头来...
高贵妃这一次也是被伤透了心,昨日的庆功宴之上,没有她的佩儿也就算了。现在自己生病了,才想起他们母女二人的照顾,早去哪里了。父皇真是太绝情了,儿臣不要去,儿臣怕被传染。陈佩儿是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体的。...
一点点胜利?燕温扫了一眼一中的学生,没有理会儿,目光看向台上的少女,问道,谭浮同学,想不想快点吃早饭?他目光温和,仿佛只是在问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谭浮弯弯嘴角,点了点头。燕温见此,对着一中的老师说道,你也听到了,她想要尽快吃早饭,...